Posted in

Monica.im 发布 AI Agent 产品「Manus」

昨日,Manus AI 正式公布了其 Agent 产品「Manus」,宣称是全球第一款通用 Agent 产品。

据官方介绍,Manus 这个名字来自拉丁语,Mens et Manus,即手脑并用。Manus 可以解决各类复杂多变的任务,能够独立思考、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,直接交付完整成果。比起 Claude 的 Computer use 等同样能操作多任务,或者能帮你点外卖订酒店的 Agent,Manus 可以覆盖更多领域和达成更高的执行质量。

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,在用于评估通用 AI 助手在解决现实世界问题方面的能力的 GAIA 基准测试中,Manus 在所有三个难度级别上都达到了 SOTA 水平。

为了确保结果的可重复性,Manus 使用与其正式版本完全一致的配置进行评测。此外,Manus 也在 Upwork、Fiverr 等平台上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,并在 Kaggle 竞赛中证明了自己的能力。

Manus 目前采用 Multiple Agent 架构,运行方式与此前 Anthropic 发布的 Computer Use 类似,完全运行在独立虚拟机中。同时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调用各类工具——编写和执行代码、浏览网页、操作应用等,直接交付完整成果。

通过规划代理、执行代理、验证代理的分工协作机制,来大幅提升对复杂任务的处理效率,并通过并行计算缩短响应时间。

在这个架构中,每个代理可能基于独立的语言模型或强化学习模型,彼此通过 API 或消息队列通信。同时每个任务也都在沙盒中运行,避免干扰其他任务,同时支持云端扩展。每个独立模型都能模仿人类处理任务的流程,比如先思考和规划,理解复杂指令并拆解为可执行的步骤,再调用合适的工具。

换言之,通过 Manus 的这套多代理架构,它更像是由多个助理,通过协助的方式,分别完成检索资源、对接、验证信息是否有效等工作,来帮你完成整个工作流程——这实际上不仅像是你招了一个「实习生」,更像是直接当上了一个微缩版的「部门主管」。

今年晚些时候,官方将计划开源其中的一些模型,特别是 Manus 的推理(postering)部分。

据悉,Manus AI 背后的创始人肖弘是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2015 届校友。毕业后,他连续创业,2015 年创立夜莺科技,推出「壹伴助手」和「微伴助手」,服务超 200 万 B 端用户,获腾讯、真格基金等投资。而早期以海外市场为主,用户规模破百万的 AI 插件领域头部产品「Monica」也出自肖弘及其团队。

想了解更多关于 Manus AI Agent 的信息,请访问我们的资讯站:manus-ai.net

zh_CNChinese